马贞增代院长在蓬莱市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做法院工作报告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19年01月25日 | ||
2019年1月23日上午,在蓬莱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蓬莱法院代院长马贞增向大会作了2018年度法院工作报告。 报告中,马贞增代院长从服务大局、基本解决执行难、保障民生、改革创新、队伍建设等五个方面全面总结回顾了蓬莱法院2018年工作,并介绍了2019年工作打算。 2018年,蓬莱法院在市委坚强领导,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政府、政协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各项工作实现新发展。共新收各类案件6296件,结案5617件,案件结收比89%,结案标的额9.62亿元,反映办案质量的主要指标持续向好。 (一)千方百计抓好执法办案,全力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一是着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依法惩治各类刑事犯罪,审结刑事案件306件,判处罪犯401人。严惩严重影响社会治安和群众安全感的各类犯罪,审结故意伤害、抢劫、强奸、盗窃等暴力犯罪和侵财类犯罪129件136人。严惩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犯罪,审结涉“黄赌毒”、寻衅滋事等犯罪57件84人。不折不扣开展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与市监察委、市检察院联合签发加强协作的意见,对涉黑恶案件实行院庭长带头审理、专案督办,依法快审快判,确保黑恶势力犯罪受到严惩。共受理涉恶势力犯罪案件1件5人,目前庭审已经结束。二是着力服务经济发展战略。制定实施《服务保障新旧动能转换实施意见》、《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自觉把法院工作融入全市发展大局。大力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审结买卖、租赁、房地产、建设工程合同等案件746件,审结民间借贷、金融借款、融资租赁等案件552件,保障金融安全,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服务和保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结破产案件2件,均实现了资产变现,上缴税款1025.29万元,盘活土地457亩,向债权人分配款项782.57万元。三是着力助推法治蓬莱建设。妥善化解行政争议,审结行政诉讼案件33件,其中,判决确认行政行为违法、撤销或履行法定职责等13件,切实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支持行政机关依法履行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职能,驳回行政相对人不合法起诉或诉讼请求等8件。加大对行政执法的支持力度,依法审查非诉行政执行案件17件,全部裁定准予执行。强化行政协调和解工作,实施行政、民事交叉案件一并审理机制,促进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强化司法和行政良性互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14人(次),促进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二)想方设法破解执行难题,坚决维护司法权威。共受理执行案件2245件,执结2016件,结案率82.9%,实际执结率50.95%,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法定期限内实际执结率90.88%,执结标的额8417万元。一是构建执行工作大格局。积极争取各方支持,主动向市委、市人大和市政府汇报执行工作,市委、市政府在执行力量配备、经费保障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积极与公安、国土、房管、税务等部门沟通协调,提高车辆查控、司法拘留、房屋腾退、产权过户等环节的执行效率。今年11月,与公安联合开展“被执行人车辆布控缉查大会战行动”,两个月时间查扣车辆17辆。二是加大强制执行威慑力。先后开展了“霹雳行动”、“利剑出击”等大规模集中执行活动,加大对执行财产查扣力度,网络查询冻结资金612.36万元,查封房产1097套、车辆151辆。深化信用惩戒,将6526名被执行人列入失信人员名单库,1121人次限制高消费,152名被执行人迫于压力主动履行法律义务。坚决惩治拒执行为,实施拘传105人、拘留29人、以涉嫌拒执罪移送公安侦查2人。在全市率先推行“执转破”工作,自2015年开始促使8家执行不能的僵尸企业转入破产程序,412件执行案件得以终结执行。经验做法被省高院和烟台中院转发,受到最高法院司法巡查组的充分肯定。三是提升执行行为规范化。开展“攻坚执行难、规范执行行为”专项活动,清理执行款物,严格财产查控、处分告知制度,完善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退出和恢复执行机制,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对执行指挥中心进行改造升级,实现指挥中心与单兵设备音视频互联互通,执行行为实现全流程监督。在全市率先实行“一案一账号”制度,实现执行案款管理公开化、透明化。全面推行网络司法拍卖新模式,拍卖标的物35件,成交额3700万元,成交率100%,为当事人节省佣金143.6万元。 (三)倾心尽力拓宽为民路径,全面满足群众多元司法需求。一是推进民生权益保障。积极回应群众对人身财产权益的关切,审结人身损害、医疗、权属侵权、交通事故等侵权类案件865件,审结婚姻家庭、继承、抚养等家事案件421件,审结劳动争议、劳务合同纠纷案件296件,审结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等涉农案件166件。妥善处理涉军停偿类矛盾纠纷,受理涉军停偿类诉讼案件16件、执行案件7件,现已全部审执结,平等保护军民合法权益。二是推进诉讼服务提档升级。建立诉讼服务中心、诉讼服务网、诉讼服务热线“三位一体”服务体系,为当事人提供网上查询、网上立案、电子送达等诉讼服务,实行网上立案1940件。积极实施司法救助,为符合条件的145名当事人缓减免交诉讼费118万元,为37名困难群众发放救助金68.1万元。加强司法新闻宣传,运用官方网站、微博和微信发布信息1500余条。三是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建立诉前疏导、多元调解、司法确认、审判速裁等工作机制,诉前分流案件698件,诉前调解案件343件,占民商事结案10%。去年,我院一审服判息诉率达90.23%,同比提升6.2个百分点。 (四)蹄疾步稳推进改革创新,努力实现司法公正高效。一是稳步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严格法官入额标准,实行法官单独职务序列管理,遴选第二批员额法官9人,充实一线审判力量。落实入额必办案要求,院庭长办案呈常态化,入额院庭长全年结案3145件,占结案总数的56%。建立专业法官会议,就疑难复杂案件、统一法律适用等问题提供咨询意见,提升案件质量。去年上诉改发率同比下降4.1个百分点。二是积极探索各项诉讼制度改革。全面落实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对3起自诉案件、7起公诉案件裁定准予撤回起诉,在审判环节坚守防范冤假错案底线。统筹推进认罪认罚从宽处理和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大力推行民事审判繁简分流、要素式庭审、令状式文书、小额速裁等有效做法,努力做到繁案精审、简案快审。三是加快建设“智慧法院”。推进庭审模式智能化,新增6套智能语音识别系统,进一步提高庭审效率。推进管理方式科学化,依托一体化办案平台和智审系统,对审判工作节点在网上同步记录、动态管理、可视化监督,实现司法统计数据自动生成、实时更新、智能分析,为加强监督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推进工作流程公开化,依托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庭审直播四大公开平台,发布70余项审判执行信息,公开裁判文书1428份,庭审直播14次,广泛接受群众对司法工作的评判。 (五)从严从实抓好队伍建设,切实保障法院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一是突出党建引领。坚持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积极打造具有法院特色的“四微”党建工作品牌,激发党建工作内生动力。二是增强履职能力。组织90余人次参加市委和上级法院组织的各类培训活动,定期举办优秀庭审评比、优秀裁判文书评选、典型案例评查等活动,不断提升干警业务技能。今年有9篇裁判文书、6篇理论研讨和调研文章在省、烟台市法院获奖。科学评价干警业绩,激励法官多办案、办好案。员额法官人均结案194件,有8名法官结案数超过200件,13名超过100件,最高结案263件。三是持续正风肃纪。驰而不息纠正“四风”,积极开展“作风大改进”活动,司法不规范、不文明问题得到了有效整治。切实履行好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深入开展“以案促改、坚守底线”集中警示教育活动,全年没有发生干警违法违纪事件。四是自觉接受监督。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重要部署、重点工作及时向市委汇报。加强与代表、委员的沟通联系,走访代表、委员45人次,汇总收集意见建议6条,均认真落实并及时报告整改情况。注重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向社会公开增选91名人民陪审员,使人民陪审员数额达到120人,保障人民群众依法参与诉讼活动。 2019年,蓬莱法院将进一步提高公正司法、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水平,努力为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一是政治站位要有更高标准。二是服务大局要有更新作为。三是司法为民要有更实举措。四是改革创新要有更大力度。五是队伍建设要有更严要求。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奋力开创法院工作新局面,为推进我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四个蓬莱”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