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6日,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获批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情况。中院执行局局长陈显江参加发布会并介绍经验。
中院将“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融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强化源头治理,建立联动机制,形成具有青岛特色的惩戒失信、激励守信、信用修复、回归社会的信用建设体系,为破解“执行难”营造了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目前,全市两级法院已向执行联动部门推送71099个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和89371个限制高消费信息,共限制283家失信企业参与政府招投标,限制102家失信企业评先评优和资金扶持资格。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失信惩戒大格局。
中院制定《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实施办法》,以引入有资质的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为亮点,以依当事人申请出具公益性信用报告为特色,创新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工作机制。推动开展11批次信用修复培训,共1007名失信被执行企业主体负责人参加信用修复培训并签署《信用修复承诺书》,其中355名失信被执行人积极履行法定义务,退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退出率达35.3%,形成了“有进有出、严管厚爱”的信用修复格局。
.
8月26日,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获批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情况。中院执行局局长陈显江参加发布会并介绍经验。
中院将“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融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强化源头治理,建立联动机制,形成具有青岛特色的惩戒失信、激励守信、信用修复、回归社会的信用建设体系,为破解“执行难”营造了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目前,全市两级法院已向执行联动部门推送71099个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和89371个限制高消费信息,共限制283家失信企业参与政府招投标,限制102家失信企业评先评优和资金扶持资格。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失信惩戒大格局。
中院制定《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实施办法》,以引入有资质的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为亮点,以依当事人申请出具公益性信用报告为特色,创新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工作机制。推动开展11批次信用修复培训,共1007名失信被执行企业主体负责人参加信用修复培训并签署《信用修复承诺书》,其中355名失信被执行人积极履行法定义务,退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退出率达35.3%,形成了“有进有出、严管厚爱”的信用修复格局。
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
QINGDAO INTERMEDIATE PEOPLE'S COURT
.
8月26日,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获批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情况。中院执行局局长陈显江参加发布会并介绍经验。
中院将“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融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强化源头治理,建立联动机制,形成具有青岛特色的惩戒失信、激励守信、信用修复、回归社会的信用建设体系,为破解“执行难”营造了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目前,全市两级法院已向执行联动部门推送71099个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和89371个限制高消费信息,共限制283家失信企业参与政府招投标,限制102家失信企业评先评优和资金扶持资格。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失信惩戒大格局。
中院制定《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实施办法》,以引入有资质的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为亮点,以依当事人申请出具公益性信用报告为特色,创新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工作机制。推动开展11批次信用修复培训,共1007名失信被执行企业主体负责人参加信用修复培训并签署《信用修复承诺书》,其中355名失信被执行人积极履行法定义务,退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退出率达35.3%,形成了“有进有出、严管厚爱”的信用修复格局。
.
8月26日,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获批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情况。中院执行局局长陈显江参加发布会并介绍经验。
中院将“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融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强化源头治理,建立联动机制,形成具有青岛特色的惩戒失信、激励守信、信用修复、回归社会的信用建设体系,为破解“执行难”营造了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目前,全市两级法院已向执行联动部门推送71099个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和89371个限制高消费信息,共限制283家失信企业参与政府招投标,限制102家失信企业评先评优和资金扶持资格。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失信惩戒大格局。
中院制定《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实施办法》,以引入有资质的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为亮点,以依当事人申请出具公益性信用报告为特色,创新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工作机制。推动开展11批次信用修复培训,共1007名失信被执行企业主体负责人参加信用修复培训并签署《信用修复承诺书》,其中355名失信被执行人积极履行法定义务,退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退出率达35.3%,形成了“有进有出、严管厚爱”的信用修复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