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网站
 |  无障碍浏览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官方抖音

《青岛财经日报》:岛城市民“零距离”接触市中院

2014年03月27日
作者:高峰 张杰 时满鑫
打印 分享到:

  法院里什么样、法官怎么审案子、打官司如何立案……大多数市民可能从未踏进过法院大门,也没经历过诉讼程序,对法院的职能、分工和审判程序知之甚少,对他们来说,法院是个神秘的地方。为增加司法透明度和接受市民监督,昨日,市直机关工委与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举行了开放日活动,敞开法院大门,邀请75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普通市民参观了市中院审判庭、圆桌法庭、立案大厅和司法查控中心,并旁听了一起合同纠纷案件。“原来法官办案这么严谨。”参观结束后,多位市民给出这样的评价。据了解,昨日,全市10个基层法院也同时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开放日活动,共有550余名参观者走进法院。

  知概况各庭长自报家门说分工

  “全市法院系统共有1个中级法院、10个基层法院和44个派出法庭,共有法官1387名、其他干警1161名,其中,市中院有法官330名,其他干警274名。”活动一开始,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高益民向参观者介绍我市法院概况,“2013年,全市两级法院共收案125989起,结案124197起,约占全国总收结案数的1%、全省的八分之一,其中,市中院收案16272起,结案15777起。在已审结的各类案件中,刑事案件8369起,占结案总数的6.74%,820名被告人被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商事案件41961起,民事案件39572起,这两类案件共占66.2%;行政案件3127起,占2.52%;执行案件25751起,占20.73%。此外,还有减刑假释案件3834起,占3.09%;申诉案件892起,占0.72%;国家赔偿案件2起。在审判公开方面,市中院走在全省前列,目前已在网上公布15000余份裁判文书,占全省公开法律文书总数的三分之一,被最高人民法院确定为‘全国司法公开示范法院’。2013年,全市法院共向当事人发送执行信息17万条,并通过‘院长三公开’平台答复群众诉求和咨询19300件。”

  介绍完概况后,市中院15个审判和执行庭的庭长逐一介绍了自己庭室的职责。“我是民一庭庭长袁巍,我们庭主要审理房地产、劳动争议和建筑工程纠纷案件”、“我是民二庭庭长闫春光,我们庭主要审理各类合同纠纷案件”、“我是民六庭庭长曹伟,我们主要审理金融、保险纠纷案件”……“原来法院内部有这么多分工,以前我以为所有官司都一块办。”听完介绍,一名参观者跟同伴说。

  “逛”法庭查控网令“老赖”赖账无门

  在法官引导下,参观者随后来到市中院智能法庭。书记员的记录内容可以同步显示在双方当事人和旁听席前的大屏幕上,保证庭审公开、透明;全套多媒体设备能当庭展示各类证据,方便双方质证、辩论……许多参观者是第一次走进法庭,他们对法庭布局和设备十分好奇,向法官提出许多问题,几名参观者还忍不住坐上审判长席位,举起法槌过一把“法官瘾”。

  此后,参观者又分别来到专门用于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圆桌审判法庭和立案大厅,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庭长和立案一庭庭长先后为大家讲解了审理未成年人案件的特点和立案流程。

  在司法查控中心,网络化执行手段让参观者耳目一新。“过去法官要查找被执行人财产必须分别到银行、房管、车管和工商等部门逐一查询,不仅工作强度大、费时、费力,还给个别被执行人转移、隐匿财产提供了机会,一些本来能执结的案件因此陷入僵局。”执行法官介绍说,“为改变这种‘事倍功半’的局面,我们提出建立执行查控网的设想,即将银行、房管、车管和工商等部门与法院联网,法官通过查控网就能查询到被执行人的所有财产线索,这样可以极大提高执行速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经过反复协调,2012年12月28日,执行查控网正式开通,这在全国尚属首创。法官只要在查控中心轻点鼠标,足不出户就能把被执行人的存款、车辆、房产和股权等财产情况查个遍。截至目前,我院已通过查控网查找到存款180多亿元、汽车800多辆、房产1800多处。”

  观庭审严肃的气氛让人印象深刻

  参观完司法查控中心,开放日的重头戏旁听庭审即将开始。“在庭审期间,旁听人员未经审判长允许,不得录音、录像和摄影,不得随意走动和进入审判区域……”书记员宣读完法庭纪律后全体起立,三名法官入座。记者在庭审现场了解到,该案是一起委托合同纠纷案件,2012年1月17日,某资源公司与青岛某船厂签订危险废物委托处置合同,约定船厂将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委托资源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置;双方根据实际处理数量按月结算费用,船厂在收到资源公司出具的发票后,于次月15日前付款。同年3月7日和8月1日,双方又签订补充合同,扩大了委托处置废物的范围。期间,资源公司共为船厂处置石棉废物95.6吨、废油漆桶18.48吨、含油抹布3.12吨、涂料废物0.68吨、不可再生废铜矿砂416.26吨,处置费用共计197641元。此后,资源公司出具发票,但船厂分文未付,在几次催讨无果后,资源公司提起诉讼,法院一审判决支持了其诉讼请求。对这一结果,船厂不服,上诉至市中院。

  在昨日的庭审中,船厂坚称已足额付款,资源公司仅凭发票不能证明其欠款。法庭调查阶段,资源公司提交了一份面额为175968元的发票作为新证据。“这是我们履行前一份废物处置合同后开具的发票,可以证明我们的交易习惯是我公司完成废物处置后向船厂开具发票,船厂付款后我公司将双方共同签字确认的过磅单和出门证交给船厂,船厂把处置完的废物运走。由于19万余元迟迟未付,这次合同涉及的出门证和过磅单还一直在我公司手中。”资源公司委托代理人说。对此,船厂矢口否认,但拿不出证据反驳,对法官的提问也多以“不知道”回答。由于在二审中有新证据提交,合议庭决定择日宣判。“在庭审后5日内,你可以将书面答辩意见交到法院。”法官告知船厂的委托代理人。“我以前从未旁听过庭审,严肃的审判气氛和严格的程序给我很大震撼,特别是法官敲击法槌宣布开庭那一瞬间,我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法律的庄严。”中韩石岭路社区主任李建玲告诉记者。“以前听到法院两个字心里会有一种严肃、刻板的感觉,但今天参观后发现法院工作和许多司法程序都很人性化,法官的态度也很亲切,法官每年要办那么多案子真不容易。”市民邱法美说。

  ——本文载于2014年2月13日《青岛财经日报》头版、2版

《青岛财经日报》:岛城市民“零距离”接触市中院

来源:
2014年03月27日

  法院里什么样、法官怎么审案子、打官司如何立案……大多数市民可能从未踏进过法院大门,也没经历过诉讼程序,对法院的职能、分工和审判程序知之甚少,对他们来说,法院是个神秘的地方。为增加司法透明度和接受市民监督,昨日,市直机关工委与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举行了开放日活动,敞开法院大门,邀请75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普通市民参观了市中院审判庭、圆桌法庭、立案大厅和司法查控中心,并旁听了一起合同纠纷案件。“原来法官办案这么严谨。”参观结束后,多位市民给出这样的评价。据了解,昨日,全市10个基层法院也同时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开放日活动,共有550余名参观者走进法院。

  知概况各庭长自报家门说分工

  “全市法院系统共有1个中级法院、10个基层法院和44个派出法庭,共有法官1387名、其他干警1161名,其中,市中院有法官330名,其他干警274名。”活动一开始,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高益民向参观者介绍我市法院概况,“2013年,全市两级法院共收案125989起,结案124197起,约占全国总收结案数的1%、全省的八分之一,其中,市中院收案16272起,结案15777起。在已审结的各类案件中,刑事案件8369起,占结案总数的6.74%,820名被告人被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商事案件41961起,民事案件39572起,这两类案件共占66.2%;行政案件3127起,占2.52%;执行案件25751起,占20.73%。此外,还有减刑假释案件3834起,占3.09%;申诉案件892起,占0.72%;国家赔偿案件2起。在审判公开方面,市中院走在全省前列,目前已在网上公布15000余份裁判文书,占全省公开法律文书总数的三分之一,被最高人民法院确定为‘全国司法公开示范法院’。2013年,全市法院共向当事人发送执行信息17万条,并通过‘院长三公开’平台答复群众诉求和咨询19300件。”

  介绍完概况后,市中院15个审判和执行庭的庭长逐一介绍了自己庭室的职责。“我是民一庭庭长袁巍,我们庭主要审理房地产、劳动争议和建筑工程纠纷案件”、“我是民二庭庭长闫春光,我们庭主要审理各类合同纠纷案件”、“我是民六庭庭长曹伟,我们主要审理金融、保险纠纷案件”……“原来法院内部有这么多分工,以前我以为所有官司都一块办。”听完介绍,一名参观者跟同伴说。

  “逛”法庭查控网令“老赖”赖账无门

  在法官引导下,参观者随后来到市中院智能法庭。书记员的记录内容可以同步显示在双方当事人和旁听席前的大屏幕上,保证庭审公开、透明;全套多媒体设备能当庭展示各类证据,方便双方质证、辩论……许多参观者是第一次走进法庭,他们对法庭布局和设备十分好奇,向法官提出许多问题,几名参观者还忍不住坐上审判长席位,举起法槌过一把“法官瘾”。

  此后,参观者又分别来到专门用于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圆桌审判法庭和立案大厅,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庭长和立案一庭庭长先后为大家讲解了审理未成年人案件的特点和立案流程。

  在司法查控中心,网络化执行手段让参观者耳目一新。“过去法官要查找被执行人财产必须分别到银行、房管、车管和工商等部门逐一查询,不仅工作强度大、费时、费力,还给个别被执行人转移、隐匿财产提供了机会,一些本来能执结的案件因此陷入僵局。”执行法官介绍说,“为改变这种‘事倍功半’的局面,我们提出建立执行查控网的设想,即将银行、房管、车管和工商等部门与法院联网,法官通过查控网就能查询到被执行人的所有财产线索,这样可以极大提高执行速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经过反复协调,2012年12月28日,执行查控网正式开通,这在全国尚属首创。法官只要在查控中心轻点鼠标,足不出户就能把被执行人的存款、车辆、房产和股权等财产情况查个遍。截至目前,我院已通过查控网查找到存款180多亿元、汽车800多辆、房产1800多处。”

  观庭审严肃的气氛让人印象深刻

  参观完司法查控中心,开放日的重头戏旁听庭审即将开始。“在庭审期间,旁听人员未经审判长允许,不得录音、录像和摄影,不得随意走动和进入审判区域……”书记员宣读完法庭纪律后全体起立,三名法官入座。记者在庭审现场了解到,该案是一起委托合同纠纷案件,2012年1月17日,某资源公司与青岛某船厂签订危险废物委托处置合同,约定船厂将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委托资源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置;双方根据实际处理数量按月结算费用,船厂在收到资源公司出具的发票后,于次月15日前付款。同年3月7日和8月1日,双方又签订补充合同,扩大了委托处置废物的范围。期间,资源公司共为船厂处置石棉废物95.6吨、废油漆桶18.48吨、含油抹布3.12吨、涂料废物0.68吨、不可再生废铜矿砂416.26吨,处置费用共计197641元。此后,资源公司出具发票,但船厂分文未付,在几次催讨无果后,资源公司提起诉讼,法院一审判决支持了其诉讼请求。对这一结果,船厂不服,上诉至市中院。

  在昨日的庭审中,船厂坚称已足额付款,资源公司仅凭发票不能证明其欠款。法庭调查阶段,资源公司提交了一份面额为175968元的发票作为新证据。“这是我们履行前一份废物处置合同后开具的发票,可以证明我们的交易习惯是我公司完成废物处置后向船厂开具发票,船厂付款后我公司将双方共同签字确认的过磅单和出门证交给船厂,船厂把处置完的废物运走。由于19万余元迟迟未付,这次合同涉及的出门证和过磅单还一直在我公司手中。”资源公司委托代理人说。对此,船厂矢口否认,但拿不出证据反驳,对法官的提问也多以“不知道”回答。由于在二审中有新证据提交,合议庭决定择日宣判。“在庭审后5日内,你可以将书面答辩意见交到法院。”法官告知船厂的委托代理人。“我以前从未旁听过庭审,严肃的审判气氛和严格的程序给我很大震撼,特别是法官敲击法槌宣布开庭那一瞬间,我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法律的庄严。”中韩石岭路社区主任李建玲告诉记者。“以前听到法院两个字心里会有一种严肃、刻板的感觉,但今天参观后发现法院工作和许多司法程序都很人性化,法官的态度也很亲切,法官每年要办那么多案子真不容易。”市民邱法美说。

  ——本文载于2014年2月13日《青岛财经日报》头版、2版

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

QINGDAO INTERMEDIATE PEOPLE'S COURT

《青岛财经日报》:岛城市民“零距离”接触市中院

2014年03月27日
作者:高峰 张杰 时满鑫
打印 分享到:

  法院里什么样、法官怎么审案子、打官司如何立案……大多数市民可能从未踏进过法院大门,也没经历过诉讼程序,对法院的职能、分工和审判程序知之甚少,对他们来说,法院是个神秘的地方。为增加司法透明度和接受市民监督,昨日,市直机关工委与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举行了开放日活动,敞开法院大门,邀请75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普通市民参观了市中院审判庭、圆桌法庭、立案大厅和司法查控中心,并旁听了一起合同纠纷案件。“原来法官办案这么严谨。”参观结束后,多位市民给出这样的评价。据了解,昨日,全市10个基层法院也同时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开放日活动,共有550余名参观者走进法院。

  知概况各庭长自报家门说分工

  “全市法院系统共有1个中级法院、10个基层法院和44个派出法庭,共有法官1387名、其他干警1161名,其中,市中院有法官330名,其他干警274名。”活动一开始,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高益民向参观者介绍我市法院概况,“2013年,全市两级法院共收案125989起,结案124197起,约占全国总收结案数的1%、全省的八分之一,其中,市中院收案16272起,结案15777起。在已审结的各类案件中,刑事案件8369起,占结案总数的6.74%,820名被告人被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商事案件41961起,民事案件39572起,这两类案件共占66.2%;行政案件3127起,占2.52%;执行案件25751起,占20.73%。此外,还有减刑假释案件3834起,占3.09%;申诉案件892起,占0.72%;国家赔偿案件2起。在审判公开方面,市中院走在全省前列,目前已在网上公布15000余份裁判文书,占全省公开法律文书总数的三分之一,被最高人民法院确定为‘全国司法公开示范法院’。2013年,全市法院共向当事人发送执行信息17万条,并通过‘院长三公开’平台答复群众诉求和咨询19300件。”

  介绍完概况后,市中院15个审判和执行庭的庭长逐一介绍了自己庭室的职责。“我是民一庭庭长袁巍,我们庭主要审理房地产、劳动争议和建筑工程纠纷案件”、“我是民二庭庭长闫春光,我们庭主要审理各类合同纠纷案件”、“我是民六庭庭长曹伟,我们主要审理金融、保险纠纷案件”……“原来法院内部有这么多分工,以前我以为所有官司都一块办。”听完介绍,一名参观者跟同伴说。

  “逛”法庭查控网令“老赖”赖账无门

  在法官引导下,参观者随后来到市中院智能法庭。书记员的记录内容可以同步显示在双方当事人和旁听席前的大屏幕上,保证庭审公开、透明;全套多媒体设备能当庭展示各类证据,方便双方质证、辩论……许多参观者是第一次走进法庭,他们对法庭布局和设备十分好奇,向法官提出许多问题,几名参观者还忍不住坐上审判长席位,举起法槌过一把“法官瘾”。

  此后,参观者又分别来到专门用于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圆桌审判法庭和立案大厅,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庭长和立案一庭庭长先后为大家讲解了审理未成年人案件的特点和立案流程。

  在司法查控中心,网络化执行手段让参观者耳目一新。“过去法官要查找被执行人财产必须分别到银行、房管、车管和工商等部门逐一查询,不仅工作强度大、费时、费力,还给个别被执行人转移、隐匿财产提供了机会,一些本来能执结的案件因此陷入僵局。”执行法官介绍说,“为改变这种‘事倍功半’的局面,我们提出建立执行查控网的设想,即将银行、房管、车管和工商等部门与法院联网,法官通过查控网就能查询到被执行人的所有财产线索,这样可以极大提高执行速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经过反复协调,2012年12月28日,执行查控网正式开通,这在全国尚属首创。法官只要在查控中心轻点鼠标,足不出户就能把被执行人的存款、车辆、房产和股权等财产情况查个遍。截至目前,我院已通过查控网查找到存款180多亿元、汽车800多辆、房产1800多处。”

  观庭审严肃的气氛让人印象深刻

  参观完司法查控中心,开放日的重头戏旁听庭审即将开始。“在庭审期间,旁听人员未经审判长允许,不得录音、录像和摄影,不得随意走动和进入审判区域……”书记员宣读完法庭纪律后全体起立,三名法官入座。记者在庭审现场了解到,该案是一起委托合同纠纷案件,2012年1月17日,某资源公司与青岛某船厂签订危险废物委托处置合同,约定船厂将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委托资源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置;双方根据实际处理数量按月结算费用,船厂在收到资源公司出具的发票后,于次月15日前付款。同年3月7日和8月1日,双方又签订补充合同,扩大了委托处置废物的范围。期间,资源公司共为船厂处置石棉废物95.6吨、废油漆桶18.48吨、含油抹布3.12吨、涂料废物0.68吨、不可再生废铜矿砂416.26吨,处置费用共计197641元。此后,资源公司出具发票,但船厂分文未付,在几次催讨无果后,资源公司提起诉讼,法院一审判决支持了其诉讼请求。对这一结果,船厂不服,上诉至市中院。

  在昨日的庭审中,船厂坚称已足额付款,资源公司仅凭发票不能证明其欠款。法庭调查阶段,资源公司提交了一份面额为175968元的发票作为新证据。“这是我们履行前一份废物处置合同后开具的发票,可以证明我们的交易习惯是我公司完成废物处置后向船厂开具发票,船厂付款后我公司将双方共同签字确认的过磅单和出门证交给船厂,船厂把处置完的废物运走。由于19万余元迟迟未付,这次合同涉及的出门证和过磅单还一直在我公司手中。”资源公司委托代理人说。对此,船厂矢口否认,但拿不出证据反驳,对法官的提问也多以“不知道”回答。由于在二审中有新证据提交,合议庭决定择日宣判。“在庭审后5日内,你可以将书面答辩意见交到法院。”法官告知船厂的委托代理人。“我以前从未旁听过庭审,严肃的审判气氛和严格的程序给我很大震撼,特别是法官敲击法槌宣布开庭那一瞬间,我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法律的庄严。”中韩石岭路社区主任李建玲告诉记者。“以前听到法院两个字心里会有一种严肃、刻板的感觉,但今天参观后发现法院工作和许多司法程序都很人性化,法官的态度也很亲切,法官每年要办那么多案子真不容易。”市民邱法美说。

  ——本文载于2014年2月13日《青岛财经日报》头版、2版

《青岛财经日报》:岛城市民“零距离”接触市中院

来源:
2014年03月27日

  法院里什么样、法官怎么审案子、打官司如何立案……大多数市民可能从未踏进过法院大门,也没经历过诉讼程序,对法院的职能、分工和审判程序知之甚少,对他们来说,法院是个神秘的地方。为增加司法透明度和接受市民监督,昨日,市直机关工委与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举行了开放日活动,敞开法院大门,邀请75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普通市民参观了市中院审判庭、圆桌法庭、立案大厅和司法查控中心,并旁听了一起合同纠纷案件。“原来法官办案这么严谨。”参观结束后,多位市民给出这样的评价。据了解,昨日,全市10个基层法院也同时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开放日活动,共有550余名参观者走进法院。

  知概况各庭长自报家门说分工

  “全市法院系统共有1个中级法院、10个基层法院和44个派出法庭,共有法官1387名、其他干警1161名,其中,市中院有法官330名,其他干警274名。”活动一开始,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高益民向参观者介绍我市法院概况,“2013年,全市两级法院共收案125989起,结案124197起,约占全国总收结案数的1%、全省的八分之一,其中,市中院收案16272起,结案15777起。在已审结的各类案件中,刑事案件8369起,占结案总数的6.74%,820名被告人被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商事案件41961起,民事案件39572起,这两类案件共占66.2%;行政案件3127起,占2.52%;执行案件25751起,占20.73%。此外,还有减刑假释案件3834起,占3.09%;申诉案件892起,占0.72%;国家赔偿案件2起。在审判公开方面,市中院走在全省前列,目前已在网上公布15000余份裁判文书,占全省公开法律文书总数的三分之一,被最高人民法院确定为‘全国司法公开示范法院’。2013年,全市法院共向当事人发送执行信息17万条,并通过‘院长三公开’平台答复群众诉求和咨询19300件。”

  介绍完概况后,市中院15个审判和执行庭的庭长逐一介绍了自己庭室的职责。“我是民一庭庭长袁巍,我们庭主要审理房地产、劳动争议和建筑工程纠纷案件”、“我是民二庭庭长闫春光,我们庭主要审理各类合同纠纷案件”、“我是民六庭庭长曹伟,我们主要审理金融、保险纠纷案件”……“原来法院内部有这么多分工,以前我以为所有官司都一块办。”听完介绍,一名参观者跟同伴说。

  “逛”法庭查控网令“老赖”赖账无门

  在法官引导下,参观者随后来到市中院智能法庭。书记员的记录内容可以同步显示在双方当事人和旁听席前的大屏幕上,保证庭审公开、透明;全套多媒体设备能当庭展示各类证据,方便双方质证、辩论……许多参观者是第一次走进法庭,他们对法庭布局和设备十分好奇,向法官提出许多问题,几名参观者还忍不住坐上审判长席位,举起法槌过一把“法官瘾”。

  此后,参观者又分别来到专门用于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圆桌审判法庭和立案大厅,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庭长和立案一庭庭长先后为大家讲解了审理未成年人案件的特点和立案流程。

  在司法查控中心,网络化执行手段让参观者耳目一新。“过去法官要查找被执行人财产必须分别到银行、房管、车管和工商等部门逐一查询,不仅工作强度大、费时、费力,还给个别被执行人转移、隐匿财产提供了机会,一些本来能执结的案件因此陷入僵局。”执行法官介绍说,“为改变这种‘事倍功半’的局面,我们提出建立执行查控网的设想,即将银行、房管、车管和工商等部门与法院联网,法官通过查控网就能查询到被执行人的所有财产线索,这样可以极大提高执行速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经过反复协调,2012年12月28日,执行查控网正式开通,这在全国尚属首创。法官只要在查控中心轻点鼠标,足不出户就能把被执行人的存款、车辆、房产和股权等财产情况查个遍。截至目前,我院已通过查控网查找到存款180多亿元、汽车800多辆、房产1800多处。”

  观庭审严肃的气氛让人印象深刻

  参观完司法查控中心,开放日的重头戏旁听庭审即将开始。“在庭审期间,旁听人员未经审判长允许,不得录音、录像和摄影,不得随意走动和进入审判区域……”书记员宣读完法庭纪律后全体起立,三名法官入座。记者在庭审现场了解到,该案是一起委托合同纠纷案件,2012年1月17日,某资源公司与青岛某船厂签订危险废物委托处置合同,约定船厂将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委托资源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置;双方根据实际处理数量按月结算费用,船厂在收到资源公司出具的发票后,于次月15日前付款。同年3月7日和8月1日,双方又签订补充合同,扩大了委托处置废物的范围。期间,资源公司共为船厂处置石棉废物95.6吨、废油漆桶18.48吨、含油抹布3.12吨、涂料废物0.68吨、不可再生废铜矿砂416.26吨,处置费用共计197641元。此后,资源公司出具发票,但船厂分文未付,在几次催讨无果后,资源公司提起诉讼,法院一审判决支持了其诉讼请求。对这一结果,船厂不服,上诉至市中院。

  在昨日的庭审中,船厂坚称已足额付款,资源公司仅凭发票不能证明其欠款。法庭调查阶段,资源公司提交了一份面额为175968元的发票作为新证据。“这是我们履行前一份废物处置合同后开具的发票,可以证明我们的交易习惯是我公司完成废物处置后向船厂开具发票,船厂付款后我公司将双方共同签字确认的过磅单和出门证交给船厂,船厂把处置完的废物运走。由于19万余元迟迟未付,这次合同涉及的出门证和过磅单还一直在我公司手中。”资源公司委托代理人说。对此,船厂矢口否认,但拿不出证据反驳,对法官的提问也多以“不知道”回答。由于在二审中有新证据提交,合议庭决定择日宣判。“在庭审后5日内,你可以将书面答辩意见交到法院。”法官告知船厂的委托代理人。“我以前从未旁听过庭审,严肃的审判气氛和严格的程序给我很大震撼,特别是法官敲击法槌宣布开庭那一瞬间,我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法律的庄严。”中韩石岭路社区主任李建玲告诉记者。“以前听到法院两个字心里会有一种严肃、刻板的感觉,但今天参观后发现法院工作和许多司法程序都很人性化,法官的态度也很亲切,法官每年要办那么多案子真不容易。”市民邱法美说。

  ——本文载于2014年2月13日《青岛财经日报》头版、2版